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 2消除飢餓的目標是消除飢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以及促進永續農業

icon SDG2 

隨著世界人口持續成長,迫切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創新,以永續地提高農業產量,改善全球供應鏈,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並確保所有遭受飢餓和營養不良的人們都能獲得營養豐富的食物。永續發展目標2SDG 2「消除飢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促進永續農業」瞭解到支持永續農業、賦予小農戶權力、促進性別平等、消除農村貧困、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應對氣候變遷以及2015年後發展議程中17個永續發展目標中涉及的其他問題之間的相互聯繫。

目標/指標

目標/指標內容

2.1 

2030年,消除飢餓並確保所有人,特別是貧困和弱勢群體(包括嬰兒),全年獲得安全、營養和充足的食物

2.1.1

營養不良盛行率

2.1.2

根據糧食不安全經驗量表(FIES),人口中中度或嚴重糧食不安全的盛行率

2.2

2030年,消除各種形式的營養不良,包括到2025年實現5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和消瘦問題的國際目標,並解決青春期少女、孕婦、哺乳婦女和老年人的營養需求

2.2.1

5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的盛行率(身高與世界衛生組織 (WHO) 兒童生長標準中位數相比,年齡 <-2 標準差)

2.2.2

5歲以下兒童營養不良的盛行率,依類型(體重減輕和超重)劃分(體重與世衛組織兒童生長標準中位數相比,體重 >+2 <-2 標準差)

2.2.3

1549歲女性貧血盛行率(依懷孕狀態劃分)

2.3

2030年,透過有保障和平等地獲得土地、其他生產資源和投入、知識、金融服務、市場以及增值和非農就業機會等方式,使小規模糧食生產者,特別是女性、原住民、家庭農民、牧民和漁民的農業生產力和收入提高一倍

2.3.1

依農、牧、林業規模劃分每個勞動單位的生產量

2.3.2

依性別和原住民地位劃分小規模糧食生產者的平均收入

2.4

2030年,確保建立可永續的糧食生產系統並實施有韌性的農業實踐,以提高生產力和產量,協助維護生態系統,加強適應氣候變遷、極端天氣、乾旱、洪水和其他災害的能力,並逐步改善土地和土壤質量

2.4.1

農業生產性和永續農業的農業面積比例

2.5

2020年,透過國家、區域和國際層級管理完善和多樣化的種子和植物庫,維護種子、栽培植物、養殖和馴養動物以及其相關野生物種的遺傳多樣性,並依照國際商定的方式,促進公平和公正地共享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所產生的獲益

2.5.1

在中長期保護設施中確保(a)植物和(b)糧食用的動物遺傳資源和農業安全的數量

2.5.2

被列為瀕臨滅絕的當地品種比例

2.a

透過加強國際合作等方式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農業研究和推廣服務、技術開發以及植物和牲畜基因庫的投資,以提高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低發展國家的農業生產能力

2.a.1

政府支出的農業導向指數

2.a.2

流向農業部門的官方資金總額(官方發展援助加上其他官方資金)

2.b

根據杜哈回合貿易談判(Doha Development Round),矯正及預防全球農業市場的交易限制與扭曲,包括同時取消各種形式的農業出口補貼和所有具有同等效果的出口措施

2.b.1

農業出口補貼

2.c

採取措施確保糧食商品市場及其衍生產品的正常運作,並促進及時獲取市場訊息,包括糧食儲備訊息,以幫助限制糧食價格的極端波動

2.c.1

食品價格異常指標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