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 15陸域生命的目標是保護、恢復和促進陸地生態系統的永續利用,永續管理森林,防治沙漠化,制止和扭轉土地退化並遏制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icon SDG15

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中的永續發展目標15SDG 15致力於「保護、恢復和促進陸地生態系統的永續利用,永續管理森林,防治沙漠化,制止和扭轉土地退化並遏制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在裡約+20會議上,會員國透過成果文件《我們希望的未來》第197-204段重申:「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價值,以及生物多樣性的生態、遺傳、社會、經濟、科學、教育、文化、娛樂和美學價值,及其在維護提供基本服務的生態系統方面的關鍵作用,這些服務是可永續發展和人類福祉的重要基礎」。

目標/指標

目標/指標內容

15.1

2020年,根據國際協定規定的義務,確保陸地和內陸淡水生態系統及其服務,特別是森林、濕地、山林和旱地得到保護、恢復和永續利用

15.1.1

森林面積佔土地總面積的比例

15.1.2

依照生態系類型劃分受保護區保護的陸地和淡水生物多樣性重要地點的比例

15.2

2020年,推動實施各類森林的永續管理,停止毀林,恢復遭到破壞的森林,大幅增加全球造林與再造林

15.2.1

朝向永續森林管理的進展

15.3

2030年,對抗沙漠化,恢復退化的土地和土壤,包括受沙漠化、乾旱及洪水影響的土地,致力實現一個不再出現土地退化的世界

15.3.1

退化土地佔土地總面積的比例

15.4

2030年,確保山林生態系統的保護,包括其生物多樣性,以增強其提供永續發展所需的有益能力

15.4.1

保護區對山林生物多樣性重要地點的覆蓋率

15.4.2

山地綠色覆蓋指數

15.5

採取緊急重大行動,減少自然棲息地的退化,遏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並在2020年保護瀕危物種並防止其滅絕

15.5.1

紅色名錄指數

15.6

促進公平、公正地分享利用基因資源所產生的好處,並以國際商定的方式促進此類資源的適當取得

15.6.1

已採取立法、行政和政策框​​架以確保公平、公正地分享好處的國家數

15.7

採取緊急行動,制止盜獵和非法走私販運受保護的動植物物種,並解決非法野生動物產品的供需問題。

15.7.1

被盜獵或非法走私販運的野生動物的貿易比例

15.8

2020年,採取措施防止外來入侵種的引入並大幅減少外來種對陸地和水域生態系統的影響,並控制或消滅重點物種

15.8.1

採取相關國家立法並為預防或控制外來入侵物種提供充足資源的國家比例

15.9

2020年,將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價值納入國家和地方規劃、發展過程以及減貧策略與核算上

15.9.1

a)在其國家生物多樣性策略和行動計劃中,根據《2011-2020年生物多樣性策略計劃》的《Aichi Biodiversity Target 2》或與之類似的計畫而製定國家目標以及報告實現這些目標進展情況的國家數量;與(b)將生物多樣性納入國家核算和報告系統,定義為實施環境經濟核算體系

15.a

調動並大幅增加各方面資金,用於保護和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

15.a.1

a)保護和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的官方發展援助;(b)透過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經濟手段產生的收入和籌集的資金

15.b

調動各方面和各層級的大量資源,為永續森林管理提供資金,並為發展中國家推動此類管理提供足夠的激勵,包括保護和重新造林

15.b.1

a)保護和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的官方發展援助;(b)透過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經濟手段產生的收入和籌集的資金

15.c

加強全球對打擊盜獵和非法走私販運受保護物種努力的支持,包括提高當地社區尋求可永續發展生計機會的能力

15.c.1

被盜獵或非法走私販運的野生動物的貿易比例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