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 17夥伴關係的目標是強化執行手段,重振全球永續發展的夥伴關係

icon SDG17

實現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和永續發展目標需要各方齊心協力,這需要不同部門和行為者以統籌的方式攜手合作,匯集資金、知識和專長;在我們新的發展時代,17個相互關聯的永續發展目標和169個相關具體目標構成了實現「我們想要的永續未來」的藍圖,跨部門、創新的多利害關係者夥伴關係將在2030年在實現目標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目標/指標

目標/指標內容

17.1

加強國內資源調動,包括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國際支持,以提高國內稅收和其他收入徵收的能力

17.1.1

依照來源劃分政府總收入佔GDP的比例

17.1.2

國內預算中由國內稅收資助的比例

17.2

已開發國家全面履行其官方發展援助承諾,包括許多已開發國家承諾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佔國民總收入0.7% 的官方發展援助,向最不發達國家提供佔國民總收入 0.15%0.20%的官方發展援助;鼓勵官方發展援助提供國考慮設定目標,向最不發達國家提供至少佔國民總收入0.20%的官方發展援助

17.2.1

淨官方發展援助,總額及對最不發達國家的援助,佔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發展援助委員會捐助國國民總收入(GNI)的比例

17.3

從多個管道為發展中國家調動額外的財政資源

17.3.1

從多個管道為發展中國家調動額外的財政資源

17.3.2

匯款金額(美元)佔GDP總量的比例

17.4

透過協調政策,目標放在促進債務融資、債務減免和債務重組,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長期債務的永續清償能力,並解決高負債貧窮國家的外債問題,以減輕債務困擾

17.4.1

債務償還佔貨物和服務出口的比例

17.5

制定並實施針對最不發達國家的投資促進制度

17.5.1

針對發展中國家,包括最不發達國家,有制定並實施投資促進制度的國家數量

17.6

在獲得科學、技術和創新上,加強南北、南南和三邊區域的國際合作,並加強以共同商定的條件進行的知識共享,包括透過改善現有機制間的協調,特別是在聯合國層級,並透過全球技術促進機制

17.6.1

依照速度劃分每100位居民的固定寬頻訂閱量

17.7

以有利條件,包括雙方商定的減讓和優惠條件來促進發展中國家開發、轉移、傳播和推廣環境友善技術

17.7.1

為發展中國家促進環境友善技術的開發、轉移、傳播和推廣提供的資金總額

17.8

2017年全面啟動最不發達國家的技術庫、科學和科技創新的能力建構機制,加強對致能技術的使用(enabling technology),特別是資訊與通訊技術的利用

17.8.1

使用網路的個人比例

17.9

加強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有效和有針對性的能力建設的國際支持,以支持國家計畫來實施所有永續發展目標的計劃,包括透過南北合作、南南合作和三邊合作

17.9.1

向發展中國家承諾的財政和技術援助(包括透過南北合作、南南合作和三邊合作)的美元價值

17.10

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架構下,促進普遍、基於規則、開放、非歧視和公平的多邊貿易體系,包括完成多哈發展議程下(Doha Development Agenda)的談判

17.10.1

全球加權的平均關稅

17.11

大幅增加發展中國家的出口,特別是到2020年使最不發達國家在全球出口中的占比增加一倍

17.11.1

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在全球出口中的占比

17.12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及時為所有最不發達國家實現長期免稅和免配額市場進入,包括確保適用於最不發達國家進口產品的優惠原產地規則是透明以及簡單的,並有助於促進市場進入

17.12.1

發展中國家、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加權平均關稅

17.13

透過政策協調和政策一致性等方式增強全球宏觀的經濟穩定

17.13.1

總體經濟儀表板

17.14

加強永續發展的政策一致性

17.14.1

已建立機制加強永續發展政策一致性的國家數量

17.15

尊重各國制定和實施消除貧窮和永續發展政策的政策空間和領導權

17.15.1

發展合作提供者使用國家自主成果架構和規劃工具的程度

17.16

加強全球永續發展夥伴關係,並輔以多方利害關係人夥伴關係,調動和分享知識、專業技能、技術和財政資源,支持所有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17.16.1

報告在支持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多方利害關係者發展有效性監測框架方面取得進展的國家數量

17.17

鼓勵和促進有效的公共、公民營和民間社會夥伴關係,以夥伴關係的經驗和資源策略為基礎

17.17.1

承諾用於基礎設施公民營夥伴關係的美元金額

17.18

2020年,加強對發展中國家,包括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能力建設的支持,大幅增加依照收入、性別、年齡、種族、族裔、移徙狀況、殘疾、地理位置和其他與國情相關的特徵的高質量、及時和可靠的數據的可用性

17.18.1

統計能力指標

17.18.2

擁有符合官方統計基本原則的國家統計立法的國家數量

17.18.3

依照資金來源劃分,已獲得全額資助並正在實施的國家統計計劃的國家數量

17.19

2030年,在現有措施的基礎上,發展衡量永續發展進展的指標,作為國內生產毛額的補充,並支持發展中國家的統計能力培養

17.19.1

為加強發展中國家統計能力所提供的所有資源的美元價值

17.19.2

a)過去10年內至少進行過一次人口和住房普查;和(b)實現100%出生登記和80%死亡登記的國家比例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