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醫學大學積極參與氣候行動的夥伴關係與倡議,為2025第五屆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COP5)之協辦單位,並共同主辦「健康與調適氣候對話論壇」。本論壇以「健康」與「調適」為兩大核心主軸,邀請臺北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及高雄醫學大學之公共衛生學者與醫療專家,共同分享氣候變遷下醫療體系的實踐經驗與前瞻策略,展現醫學大學在永續醫療與氣候調適領域的行動力。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於論壇中發表其ESG實踐全圖像,揭示醫院在智慧醫療轉型(SDG 9)與低碳醫療(SDG 13)發展上的具體作法,展示如何結合科技應用以提升醫療效率與品質,同時履行環境永續責任,為臺灣醫院邁向淨零排放(SDG 313)提供具體範例。

委託經營之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則分享其在綠色治理與永續營運(SDG 12、13)架構下,如何將永續理念融入醫院日常管理,透過內部激勵機制推動全員參與之文化與知能培力,形成可持續的「醫療永續實踐模式」,為其他區域醫院提供前瞻性的參考經驗。

中國醫藥大學運用氣候、溫度與環境變項之模組,探討氣候變遷對健康風險(SDG 313)的影響,分析氣候變化對傳染病發生率、季節與地域分布之改變,以及對公共衛生體系的潛在衝擊。

臺北醫學大學則以「One Campus」為概念,展示如何透過校院整合與碳足跡管理(SDG 13),建立跨院協作的低碳運作機制,強化員工的減碳意識與行動(SDG 413),以科學為基礎推動可量化的減碳路徑。

聖嚴教育基金會分享「從心淨零」理念,強調在面對氣候與社會壓力時,心靈韌性(SDG 3)是促進健康調適與社會永續的基石。唯有培養內在穩定與平靜,方能維持身心健康,進而推動社會與環境的共好(SDG 1317)。

論壇五場專題從不同面向切入,共同引領與會者深入思考氣候變遷下的健康挑戰。最終結論指出,臺灣醫療體系在智慧轉型與永續發展上應聚焦於:

 智慧化與效率提升(SDG 3913):運用AI及數位科技優化醫療流程、減少資源浪費與碳排放,同時強化公共衛生監測與應變能力。

 心靈與環境並重(SDG 313):重視心理健康於氣候調適中的關鍵角色,透過培養心靈韌性與社群支持,增進個人與社會整體的氣候適應力。

本次論壇共吸引40多位民眾參加,成果充分展現高雄醫學大學在SDG 17夥伴關係下,積極推動健康福祉(SDG 3)與氣候行動(SDG 13)的具體承諾活動不僅促進跨校與跨領域合作,亦形成可複製、可擴散之醫療永續實踐模式,為臺灣醫療體系邁向健康、韌性與永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活動官網:https://twcop.icdi.network/

Go to top